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不良心理辅导及思考
2016-09-09 22:04:12 2233

小学一年级作为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时期。在这阶段,儿童能否顺利地进入“学生”角色,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常常会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习生活,有的儿童甚至可能因此奠定整个人生的基调。因此,儿童入学适应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下是我对儿童入学适应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幼儿园做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幼儿园作为儿童入学之前的教育机构,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重要基地,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重点不在于学习内容的多少而要着眼于孩子适应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于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的向往。要让儿童在各种活动中体验规则意识,发展儿童遵守规则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以发展儿童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为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角色奠定更好基础。


对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某实验幼儿园一位教师的做法有一定借鉴价值。(在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两个月)通知家长把孩子的玩具从书包中清理出去,带上一支笔和一本本子,让孩子在空闲之余写一写字,随便写什么都可以,最重要的不是写,而是写的兴趣和写完后学会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在学校里教师要做好小幼衔接工作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角色适应学校应秉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儿童适应学校”的原则。


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如何做好小幼的衔接工作,实现幼儿向一年级新生角色的转变和对新环境的适应,是我们值得研究和落实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一年级教室的布置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让新生一下子就喜欢新的环境,在教学上,尽量实现游戏化教学,让孩子慢慢完成从“玩童”到“学童”的角色转换,避免孩子因反感或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而厌学。


在小学一年级新生活适应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讲却是天一样大。因此,作为老师要多一个“心眼”,多留意身边的孩子,多一个角度为孩子们思考问题,及早解决问题就可以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使他们能尽快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


三、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上支持


开学之前,家长应及早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学校是美丽的,老师是亲切的,同学是可爱的,让儿童以一种开放、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在开学最初的几个星期,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孩子心情起伏的关注,当孩子放学回家,可以让孩子说说学校的生活,说说自己在学校中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切不可用“在学校要好好听课、听老师话,不然,老师会对你罚站的”、“不要捣乱”等带威胁性的语言。这样只会让孩子关闭自己的心门,掩饰或伪装自己的情绪,最后以极端方式表现出来,如以哭闹、肚子痛、呕吐等方式来回避学习、回避学校生活。


四、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学校、父母、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健康。一方面,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明确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们在课堂及课下的表现,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并反馈给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适应学校生活,让孩子们顺利进入到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学习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