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有位初三学生的妈妈花了近2万元为孩子报了一套情商课补习班,引来社会一片哗然。报名的缘起是父母发现孩子人际交往有障碍,希望通过“后天培养”提高孩子情商。大家常常挂嘴边的情商到底是什么?真的能“恶补”吗?
心理解读:情商(又称为EQ),全称为情绪智力商数,是知觉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的一项综合能力。这四级能力在人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有先后次序。
高水平的情绪智力确实能促进人的发展。人格和社会心理相关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可以有效预测一个人的亲社会倾向、做事效率;情绪智力与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呈现正相关关系;组织企业方向的相关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内部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大量情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得分高的人身上有一些共性:自信、富有同理心、自我觉察能力强、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好、抗压能力强、意志力坚定、人际关系良好以及幸福感高。
一个人情商高不高,受诸多因素影响。首先是生理因素,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是情绪智力的生物基础。对儿童情绪智力的研究表明,随着大脑的不断发展,儿童逐渐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是人格因素,主要体现在气质类型上,不同人有不同的情绪感受能力和反应强度,这都会导致感知体验情绪能力、表达情绪能力以及调节和控制情绪方面都有差异。再次是环境因素,主要抚养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教养方式以及互动方式都会影响情绪智力的发展。最后是认知因素,感知觉的成熟、言语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出现,即心理越来越成熟后,人的共情能力提升,对情商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可见,由于情商高低并非完全由先天因素决定,故后天的培养、训练确实能让情绪智力得到提高。然而,情商的提高难以速成,这是因为情绪智力并非认知能力,不是通过灌输“知识”就能提高,情绪智力中关键的因素,如自我觉察、意志力、自我调节和控制,都需要依靠长期的训练和体验式练习才能发生改变。
情绪智力和智力一样,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但是,孩子情绪智力的提升和学科补习不一样,“恶补”绝非提升情绪智力的良方,更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特别是示范榜样作用更为重要。当然,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参加一些培训班也有帮助,只是不能把孩子的情商提高完全托付给培训班。